第九百一十一章 南斯拉夫转向-《大时代1958》
第(2/3)页
美国通过广场协议击破了本阵营对自己经济威胁最大的日德,让日德的本国资本溢出到了别的国家,但一般国家承受不了这么多钱。不论是东欧还是东南亚,这些溢出的资本比历史上的选择更少,因为这两块地方,都是一水的苏维埃。
日本本来第一个选择是韩国、可韩国已经展起来,被美国十分警惕成为第二个日本,诈骗岛同理,所以日本选择东南亚,可最终这些资本还是自己去了中国。谢洛夫知道这个情况,他前世生活的林业局,已经算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方。就算是这么小一个地方,六七岁的时候他都见过两个中日合资的企业。可想而知当时的全国日资企业到底是有多少。
没有这个广场协议,中国展不了这么快。总书记不会同情日德两国的,谁让你们根本就不是独立的国家,活该被吸血。
谢洛夫认为从现在开始,冷战到底会谁胜利已经没有悬念。要么是自己领导苏联一鼓作气等到里根的鸡血失效开始进攻,如果不成功,就稍微等个二十年,等中国膨胀起来在进攻,两者的区别只是胜利时间的不同。
不过二十年后没准他不是总书记了,所以还是前者更有诱惑力。里根不会想到,苏联**的总书记,比他这个扭转了贸易赤字的美国总统还高兴。少见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酒,举杯对着空气,自己和自己庆祝。
因为广场协议的签订,谢洛夫专门找来吉洪诺夫,希望吉洪诺夫拿出一点资金去日本买土地,要知道在中央全会上总书记没有提到这个问题,可确实已经开始实行补偿干部退休的想法,小轿车要钱、房子也是要钱的。怎么能中央拿钱呢?不知道总书记多扣?
吉洪诺夫没有阻拦谢洛夫的举动,苏联也没有到连买地的钱都没有的地步。恰恰相反,苏联的外汇总量和日本没法比,可也是一笔巨资。需要外汇的渠道更少。
在美元要贬值的情况下,找一个地方保值不这么令人无法理解。总书记认为日本就不错,为了保险起见买土地。
“看来马上要到了收获的季节!”谢洛夫自语道,现在的考验充其量是黎明前的黑暗。等到了胜利的那一天,他也要学习一下勃列日涅夫,对着全苏联的人说上一句,不远了……
里根抓紧时间让美国的力量再次膨胀,不代表谢洛夫就什么都没做,总书记不是每天和小毛妹交流人生经验,然后去医院看第二书记和国防部长死了没有就没事了。
自从铁托和斯大林不和以来,南斯拉夫就是苏联心中的一块心病,本来苏联就缺乏在地中海方向的出海口,失去了南斯拉夫和后来的阿尔巴尼亚,进一步削弱了苏联在地中海的影响力,要不是勃列日涅夫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支持了一次谢洛夫,到现在苏联都没法长久的保持在地中海的存在。
第(2/3)页